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 全球焦点
文|孙培尧
这是10年前我们夫妇与女儿的一次交谈,内容涉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校园爱情,我们用一首歌名来概括——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为什么呢?
【资料图】
为什么美丽娇艳的玫瑰不能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盛开,却要既“羞答答”又“静悄悄”地开?
已硕士毕业且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女儿耸肩撇嘴不予理解。
好吧宝贝,我们深知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不断升级。
以发展的眼光看,当代校园爱情可谓优点、优势多多,如果将此喻为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那么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顶多是一瓣孱弱的鹅黄嫩芽。
所以我们姑且不论两个时代的校园爱情孰优孰劣,只分析那个年代校园爱情的成因和合理性。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让中华民族以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迅猛发展,历史跳跃性变迁,客观形成了偌大的时代差异,导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观念反差比以往时代更为明显。
比如对待流行歌曲,老一辈人喜欢听的经典老歌,年轻人却不欣赏;
年轻人推崇的时尚新曲,老一辈人却感觉不到美之所在。
以此看,对于那个年代“羞答答”“静悄悄”式的校园爱情,年轻人难以理解实属正常。
于是,我们这样对女儿说: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羞答答”也好,“静悄悄”也罢,只要能够两厢情愿地开了,使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就是很美好很幸运的事了。
这是因为——
在那个年代,玫瑰自身就是羞答答的。
时值国家改革开放伊始,“爱情”一词刚刚正名,不像当代爱情可以那么开放,那么个性张扬,甚至那么无所顾忌。
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单相思可谓普遍现象。
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明明爱之萌芽在心坎上疯长,却硬生生若无其事般忍着憋着,直到蹉跎岁月的几十年后,才在某一场合怅然而后悔地表达出来。
那么当时为啥不肯适时表达呢?
是更专注于学业?
还是经验欠缺不擅表达?
抑或怕遭拒心理负担过重而不敢表达?
或许各种原因兼而有之吧。
而对于勇于表达者来说,求爱、约会通常会掩人耳目。
求爱信以寄信方式进行,以达天知地知之效。
某某向某某求爱,某某对某某接受或婉拒,那是属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恋人间相挽而行、相握而语皆在无人处。
个别在食堂中明目张胆地一同买饭就餐者,已可称得上惹众人瞩目的勇敢者。
而若对此种行为深究其因,恐怕也不排除含有“此花(树)有主、他人莫求”之意。
正因为玫瑰自身“羞答答”,所以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在保守与羞涩中多了些含蓄与儒雅,在拘谨与自尊里少了些开放与热烈。
当代校园中张扬式求爱司空见惯,现如今适龄大学生可以合法登记结婚,这的确是人性化的一大进步。
而那个年代,校方对大学生的言行管理相当严格,严格到连举办正常的交谊舞会活动都很难批准通过,何谈“举办婚礼”?
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实在不具备过于张扬的大环境,不懂得设防保护就等于自毁爱之长城乃至人生前程。
当然,正如郭沫若在《少年维特之烦恼·小引》中所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我们的年龄正处于恋爱求偶阶段,在生理上、心理上、言行上的恋爱需求,都应该属于受法律保护的正常人性需求。
其实,校方也深谙此情,只要不碍大局,好心的老师通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甚至成人之美,静悄悄(老师也须“静悄悄”啊)地为大龄同学牵线搭桥。
所以,是玫瑰该开时就得开,该开不开则悖天性、悖人理,哪怕只能既“羞答答”又“静悄悄”地开呢。
那个年代社会上积下了超量的高考青年乃至中年,导致高考初复时期录取比例很低。
大学生属于凤毛麟角,被世人誉为“天之骄子”,由此也赋予了他们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如人人得了知识饥渴症一般,机会难得,时光宝贵,知识就是力量,好读书、读好书成为校园时尚。
由是,无论是观念或行为,校园爱情成不了主角(理论上讲,任何时候校园主角都应该是读书),顶多做个小配角,甚至只属于校园中的点缀而已。
这一点也使得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不放纵、不过度,收放自如。
在我们的记忆里,那个年代甚少出现因谈恋爱误了甚至荒废学业的现象。
像他和她,约会大约一周一次,内容多是看看电影、散散步、逛逛名胜、拜见家长之类。
若约会次数稍微勤了点,就会因负疚而后悔,就会感到对学业的耽误与慢待。
尽管约会比较少,彼此间却交流透彻,把握充足。
比如课间饭后相遇时,那种让外人感觉不到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抑或一个妙不可言的眼神,即会令彼此心满而意足。
比如看电影时她的手和他的手握在一起,其感觉犹如触电般令人激动,心理上、情感上充盈着浪漫情怀和美妙感受,浸润出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和陶醉感。
直到今天,这种幸福感和陶醉感依然让人生发倍加宝贵、终生难忘之慨。
当代校园爱情与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还有一点区别较为明显,那就是当代校园爱情多了些尝试、体验和享受,因而也就多了些随意性和非持久性,导致毕业后立马分道扬镳、各寻新欢者比比皆是。
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却不仅仅是尝试、体验和享受,其所含成分更多的是寻找人生中的终身伴侣。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这些人是纯粹的、忠实的爱情婚姻的实践者和守望者,应该不为过吧。
他们彼此欣赏,既追求外在美,更在意内在美;
他们不太重视物质、身世、家庭背景等外在条件,功利心比较淡,而对意识、品德、性格、气质、能力、才华更为看重;
他们重性更重情,很在意排他性和持久性,犹如一对对学丛鸳鸯,学业上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生活中相互关爱、相互照应;
他们因相知而相爱,因相爱而相容,责任心强而勇于担当,似水柔情中饱含爱之理性沉淀。
我们估计女儿不会完全认同这番说辞,但她那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表明有所领悟。
俄而,她站起来边走边夸张而搞笑式地结束了两代人的交流:“依呀呀,那个年代的校园爱情啊——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