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2年报盘点:行业有冷暖,一个指标或能预警“黑天鹅” 头条
4月末,A股市场年报发布季划上句号,5000余家上市公司的2022年业绩也都露出真容。 (资料图) 总体来看,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发展质量相对最优的企业群体,A股上市公司在2022年大部分还是实现了盈利和增长。 但不同行业的业绩表现差异巨大,其变化和近年来的政策变化方向基本是一致的,特别是业绩表现靠后的行业,往往也是受政策变化或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的行业。 不过,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同一行业的公司业绩表现也可能天壤之别。因此,考量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除了看它所处的行业冷暖,更需要关注它的财务质量、业务状况与公司治理水平。 当我们穿越更长的经济周期去看上市公司的表现,会发现业绩才是指引股价长期变化走势的核心要素,企业的短期业绩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比如政策的变化、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能源及大宗商品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某个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的变化等等。 但长期来看,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治理能力与应对波动的战略选择才是决定一家公司长期业绩的因素。 2022年A股年报季落幕,各行业及五千多家企业的业绩表现也露出全貌。 据Wind数据,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共516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报。这5161家公司合计实现营收71.81万亿元,同比增长7.23%;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营收、净利润增速均不及2021年,不过对于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外部环境严峻、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A股整体业绩仍能保持正增长,已经体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这5161家公司中,有411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79.66%。不过,只有245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47.53%。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公司有1925家,占比37.3%。 另外,在这5161家公司中,有2992家实现营收增长,占比达57.97%;净利润取得增长的有2444家,占比47.36%。也就是说,有大约10%的公司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也反映出在大环境并不乐观的2022年里,企业盈利也变得更加艰难。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按申万一级分类,净利润增长率最高的前五大行业是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有色金属,增幅分别为155.38%、81.5%、81.31%、72.72%、68.48%。这几大行业取得较同的增长,有些是因为行业触底反弹,有些则是因为刚需的存在,比如公用事业、商贸零售等,即使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也是人们离不开的。 而净利润增幅倒数前五位的行业则是房地产、钢铁、传媒、建筑材料、计算机,增幅分别为-338.57%、-72.94%、-66.78%、-46.14%、-44.57%。这几大行业则更多是因为政策的变动或疫情的冲击而导致了较大的下滑。 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中孚财经》重点选取净利润增长率这一指标来研究。之所以并不比较净利润总额的排名,实在是体量差距太大,排前面的永远是“大象起舞”:几大国有行,茅台五粮液之类的。 从净利润增幅前50名的公司排行榜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外部环境变动带来的影响,比如政策的变化、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某个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的变化,也包括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与治理能力的变化等等。 反之,在净利润增幅排名最低的公司前50名排行榜上,也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 首当其冲的如地产产业链上的企业,包括房企、家居企业等,另外,在疫情反复的2022年,机场、航空、文旅、影视等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冲击,降幅排前的企业中,处在这类行业的企业也有不少。 不过,上述行业也不必过于看空,今年以来疫情阴霾散去,随着文娱消费、旅游场景等逐渐复苏,大部分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均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润增幅前列的公司中,有不少存在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厚公司业绩的情况。但这类收益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比如处置资产的一次性收益,或者来自于政府补贴的收益等。 因此,要看出企业真实的盈利增长情况,通常需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率”这一指标,这个“脱水”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依靠主业获得增长的能力。 据wind数据,在已发布年报的5161家公司中,2022年扣非净利润取得增长(含持平)的公司数量为2421家,较扣非前的增长公司数少了23家,也就是说有23家公司是因为有了非经常性收益才实现了净利润增长。 因此,投资者在研究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时,分析其扣非净利润的变动趋势显然更有参考价值。 当然,企业主业本身所处的行业景气度、政策环境、国际局势影响等仍然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排名前50的公司中,前面所说的净利润增幅前五大行业的公司仍然占据了较大比例。 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有时候辛辛苦苦炒股多年赚的钱,碰上一只“爆雷”的股票就能关灯吃上好久的面。 那么,有没有一些财务数据可以作为预警指标?抛开行业整体性的因素以外,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疫情影响、政策变动等因素,据《中孚财经》历年来对上市公司出现巨亏的情况进行统计和研究,很多突然出现的“黑天鹅”往往跟商誉这一指标有关。 虽然说“无并购,不商誉”,但商誉往往也是一把双刃剑。 所谓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换成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上市公司对外并购一项资产时,它本来只值10块钱,但预计它未来能挣100块甚至更多,因此以100块收购了该标的,产生的90块差额就是商誉。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通过外延式并购来推动企业快速扩张,通过将并购标的资产的营收和利润并表,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然而,在上市公司疯狂并购的背后,居高难下的巨额商誉带来的危机也如同悬顶利剑。一旦收购标的达不到业绩预期,就会形成商誉减值。 事实上,商誉减值的本质是估值过高完成的并购项目,由于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投资损失。此前A股市场许多动辙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惊天巨雷”就是因商誉突然计提减值从而巨额亏损造成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越高,受到的影响则越大,相应的潜在风险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商誉绝对规模大并不代表商誉减值风险高,例如,中国平安的商誉规模虽然高达440亿元,但占其净资产的比例仅为3.75%,那么这家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不高。 财报里通常所有者权益合计即等于净资产,因此《中孚财经》根据WIND数据梳理了2022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所有者权益合计比率”排名前50的企业,投资者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END01、整体有增长 行业冰火两重天
02、扣非净利增幅榜:“脱水”数据更真实
03、商誉排行榜:警惕“爆雷”重灾区
标签:
- 狐厂大拷问|宋茜回应《屋顶着火》翻红 称想看薛之谦毛不易演唱会
- 戛纳开幕片《杜巴利伯爵夫人》:德普台词少戏份多,和导演麦温上演宫廷玛丽苏-环球信息
- 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上映
- 向佐彻底不装了?深夜现身酒吧被5位美女围绕,喝酒就能加其好友
- 俩月内连演两部烂剧,61岁的吴刚,“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当前消息
- 快资讯:44岁陈乔恩回应“老花”,大方晒第一副老花眼镜,自称从未近视过
- 世界头条:何超莲婚后公开亮相,穿短裙踩恨天高超惊艳,小腹平坦破怀孕传闻
- 看了站在王力宏身边的女人,我知道,这次李靓蕾“输”惨了
- 天天消息!霍尊官宣恋情惹争议,女方就是“琵琶精”,被质疑无缝衔接新恋情
- 《长空之王》角色剧照 试飞员背后的“铁杆僚机”